您当前的位置 : 中国义乌网>亲子>新闻 正文

“蓝丝带”为残障孩子插上“翅膀”

发布时间: 2015-08-05 08:56:27 来源: 人民网-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:

  蓝丝带志愿者与培智学校学生包饺子。

  “隐形的翅膀”

  每一次,都在徘徊中坚强。

  每一次,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。

  我知道,我有双隐形的翅膀,带我飞,飞过绝望。

  在江苏徐州彭城培智学校与残障学生同吃同住4天之后,董苏萱最后一天在日记里写下了这几句歌词。这个14岁的孩子原本不理解这首歌的含义,但那是在参加“SDC蓝丝带青少年助残基金会”活动之前。

  “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,在于给予,而不是接受,也不是在于争取。”10岁的尤佳妮是第一次参加蓝丝带的活动,用巴金的话给自己做了总结,但却恰如其分。

  “他们虽然是脑瘫儿童,但笑容太过迷人,他们最喜欢挥着小手,一遍一遍地打招呼……每天都渴望付出,每天都在付出,尽管条件艰苦,但我留恋……”SDC蓝丝带助残基金会中国区副会长、17岁的乔禾把感想留在笔尖。

  ……

  加拿大侨领、蓝丝带助残基金会志愿者庞燕通过微信发来链接,记录下14名海内外志愿者7月28日至31日4天里与智障儿童同吃同住同学习的瞬间,满满都是回忆。

  一开始,庞燕还担心这些平常在家养尊处优的小孩子无法适应艰苦的环境,但几天下来,她放心了。“孩子们都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。”

  爱助折翼天使

  这是“蓝丝带”第二次来彭城培智学校开展志愿活动。

  培智学校是韩汝芬创办的。26年前,当韩汝芬带着自己智障的孙子洪电跑遍了徐州所有的学校遭拒后,她决定开一家智障儿童学校。由于是民办校,所以在经费、设备采购等各方面都遇到不少困难。

  庞燕与韩汝芬相遇是在20多年前,得知情况后,庞燕几乎每年都会来培智捐款捐物。6年前,庞燕带儿子王钦一同前来。王钦看后,大为感动,决定创办一个基金会:“妈妈,我想把您的爱心传递下去。”这句话让庞燕感触很深。

  那一年,还是高中生的王钦与5名华裔同学在加拿大共同组建了“SDC蓝丝带国际基金会”。目前,该基金会在全球已经拥有500多位会员,捐赠金额达100多万美元。

 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运营之后,去年7月28日至8月20日,已是伯克利大学学生的王钦带领来自5个国家的28名华裔志愿者来到中国,开启了“寻根和助残之旅”,其中一站就是培智学校。今年6月份,王钦在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设立“蓝丝带助残基金会”,为中国的残疾儿童捐赠学习用品,进行辅导伴读等。

  “我们基金会管理40多只专项基金,蓝丝带是唯一一只助残基金。”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项目部工作人员贾素颖介绍。

  在与培智学校的这次活动中,蓝丝带向12名家庭困难的学生捐助了4万元人民币的助学金,江苏省华侨公益基金会给学校捐助了1万元人民币。

  “蓝丝带并不仅仅是提供物质支持,它更提倡一种精神的关爱,带去一种服务和关心。”全程参与活动的贾素颖评价说,“这也是我们基金会未开垦的‘处女地’。”

  为期4天的时间里,蓝丝带的小志愿者们与培智学校的学生同吃、同住、同学习,给他们以关爱、辅导。

  爱的回报

  在别人眼里,智障的孩子可能一无所知,不懂得爱。事实上,这是一种误解。“物质的东西并不是主要的困难,社会上的冷漠、歧视才是最主要的障碍。”蓝丝带义工尤涛说。

  这两年来,蓝丝带的到来让培智学校的学生非常开心。洪电更是满含深情地向庞燕写了一封信。“信上说,你来我们学校献爱心,你辛苦了,还说了天热多注意休息之类的话”,庞燕看完,顿时泪奔。这场景,也让现场人泪流满面。

  “7月31日是我们走的日子,洪电早早就起来了,一遍遍地挥手,与我们告别。”全程参与的义工吴琼说。“那几天一直感恩、感动,心里暖暖的。”

  据不完全统计,中国截至2014年末有658万残疾儿童,这个数字相比起中国的人口好像微不足道,但是按照正常的三口之家来计算的话,平均每70个家庭中就会出现一名残疾儿童。

  “相比起这个惊人数字,我们为他们做的真的是微不足道。”蓝丝带助残基金会理事、18岁的加拿大华裔王元说。

  但可喜的是,正在有越来越多像蓝丝带的人愿意到偏远地区为残疾儿童提供教育,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参加志愿者工作来体验他们的生活。

  蓝丝带的会标是一只飞翔的鸟,蓝色的丝带为它插上了翅膀。“喻意帮助折翼天使重回蓝天。”庞燕解释。杨子岩

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
编辑: 龚双林
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网络安全举报电话:0579-85516611 Copyright © www.zgyww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:浙网信办[2015]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-1 中国义乌网&义乌广阔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